天津新闻快报

「大愚书画」哲学的笔墨——浅评传统笔墨山水《万壑奇峰图》

传统哲学的笔墨——浅评大愚传统笔墨山水《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

《万壑奇峰图》是大愚先生2018年创作完成的一幅水墨山水巨作,从网络中所流传出,还没有经过装裱的未完成图片来看,笔墨厚重的份量令人咋舌,尺幅感所带来的震撼极大,在个别艺术网站和论坛中,大愚的这幅作品有着非常高的评价,然而同时,这幅画却没有在主流艺术界中引起足够多的关注,原因我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愚似乎是一位距离“书画圈”很远,却距离“艺术”很近的人物,可能在他看来两个圈子并不能相融,说他低调也好,说他神秘也罢,总之除了“大愚”二字,剩下找不出任何能够与现实世界相勾连的信息。

从艺术的角度上看,大愚的《万壑奇峰图》,不同于悬挂与会堂之上的巨幅山水,它没有惹人的艳色,或者是清秀甜美的笔墨构图,而是用十分厚重的墨色向观者展示出大愚想象中的山水形象,山是什么样,水是什么样,似乎早就不再是大愚所在乎的物象,在我看来他应该是仅凭借着自己对于山水的想象,便将笔墨一层又一层的写在纸上。

画过大画的人都清楚,把画作大并不难,难就难在从一开始的落笔,直至最后的收笔,始终能够保持同样的状态,笔墨最难的就是隐藏在笔墨之后的气息,是人就会逃不离情绪的变化,情绪的变化自然就传递给了气息,再由气息反映在笔墨上,所以在完成巨幅山水的时候,能够保持一以贯之的气息和状态,着实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一旦此种状态所带来的效果达成,那么给观者带来的冲击力和感受,还有那跃然纸上的生命力与人情味,同样也是无可比拟的。

传统哲学的笔墨——浅评大愚传统笔墨山水《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传统哲学的笔墨——浅评大愚传统笔墨山水《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我一直认为,没有哪位艺术家是可以仅仅通过对于技法的学习而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笔墨而言,能够把字写的“美而丑”的匠人很多,但是唯独将字写的“丑而美”的艺术家确实少之又少,这二者有本质的不同,但凡是东方的艺术,都特别需要大量与艺术“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关”的积淀,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文化与哲学的的积淀,就拿大愚此幅《万壑奇峰》来说,他似乎是一开始就没有将“技法”和“美观”放在第一位。透过大愚的墨法,我甚至会本能的联想到民国时期的黄宾虹,联想到黄宾虹拿着他刚刚完成的黑黢黢画作低价却而无人肯收的场景,的确,大愚类同于黄宾虹“积墨法”的大量使用,着实是很难让人在第一眼便产生“美”的感受,论观感,任何一幅斜风细雨的温润江南清秀山水便可将其比下,但是我还是要说,我内心十分期待能够站在《万壑奇峰》的画前,近距离亲眼去感受那厚重笔墨之下的层次,因为我明白,在任何艺术之中,越是厚重,越是丰富,越是善于变化,其背后传递出的精神与想象就越是深刻,浅显的秀媚易得,厚重的精神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

对于我而言,最大的震撼反而来自于画面之中的平静,是从中挑出任何一笔都能够感受的到的平静,没有张扬的色彩,没有引人入胜的构图和情节,没有故弄玄虚的技法,平静的笔墨之下只有一份浓郁并且沉稳的气息,这是一种岁月的积淀,一种厚积而薄发的力量。

有人说世间学问无非真、善、美,每一种学问是否成立,都需要在这三个维度之下接受检验,所以我才说,大愚先生的《万壑奇峰图》,与其说是一幅山水巨作,不如说是一次哲学与艺术的融合聚会,哲学即是精神的艺术,艺术家......不过是哲学的集大成者而已。

传统哲学的笔墨——浅评大愚传统笔墨山水《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传统哲学的笔墨——浅评大愚传统笔墨山水《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大愚,号虚空,生于1964年,其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喜好于书画有关的笔墨学者,追寻黄宾虹先生的五笔七墨的独特画风,目前有代表作《新富春山居图》《万壑奇峰图》《拟黄山汤口》《秋鸿》《创世之柱》《十方空间》、创新星空画系列《十方空间》《创世之柱》《迷踪》等。」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